本报(chinatimes.net.cn)记者李佳佳 李未来 北京报道
近期,A股四大发电巨头——大唐发电(601991.SH)、国电电力(600795.SH)、华电国际(600027.SH)和华能国际(600011.SH)集中发布2024年年报。据统计,四家央企全年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增长,合计达到301.75亿元。同时,分红力度很大,合计分红规模突破111亿元。
在分红方面,四家龙头各展“大手笔”。大唐发电2024年拟派发现金红利11.49亿元,分红比例为38.13%;国电电力全年(含半年度)累计派发现金红利35.67亿元,分红比例为36.28%;华能国际推出42.38亿元的高额分红计划,将现金分红比例提升至58.78%;华电国际2024年度现金分红总额约21.48亿元(包括中期分配),派发股息金额占可供分配归母净利润的45.72%。
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接受《华夏时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电力板块属于低估值高分红板块,盈利能力较强,有较多可分红和可分配的资金,所以现金分红比例也较高。追求长期稳定回报的投资者,比较喜欢电力板块。电力板块属于公用事业,盈利比较稳定,高分红具备可持续性。
三家电企“增利不增收”
记者梳理发现,电力企业业绩呈现三个特点。一是这两年利润丰厚。曾在2022年,大唐发电亏损4.05亿元、华能国际亏损73.87亿元。但自2023年以来,四大电力央企扭转亏损局面。2024年,盈利水平进一步提升。其中,大唐发电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29.7%,达到45.06亿元,增速尤为亮眼。
二是营收与利润增速失衡。大唐发电是四家企业中唯一“营收利润双增长”的,营收微增0.86%,达到1234.74亿元,而国电电力、华电国际和华能国际则普遍“增利不增收”。
据年报披露,2024年,国电电力归母净利润达到98.31亿元,同比增长75.28%;但营收规模有所收缩,为1791.82亿元,同比减少1%。华电国际和华能国际同样面临营收压力,华电国际营收约1129.94亿元,同比减少约3.57%;归母净利润57.03亿元,同比增长26.11%;华能国际实现营业收入2455.51亿元,同比下降3.48%;归母净利润为101.35亿元,同比增长20.01%。
谈及营收增速不高这一现象,大唐发电公司人员告诉《华夏时报》记者,“最主要原因还是成本因素,煤价同比大幅下降。”
第三个特点是季度利润波动明显。四大电力央企普遍存在第四季度利润不及前三季度的现象,华能国际尤为突出,2024年第四季度亏损达到2.77亿元。
对此,大唐发电公司人员告诉记者,减值会有一些影响,还有发电量等方面原因。
国电电力公司人员对记者表示,可能受到一部分减值的影响,一般第四季度按照会计准则谨慎性的要求要做一些减值测试。另外,前三季度也会有一些特殊情况,比如公司二季度转让了国电建投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,投资收益增加很多。
燃料成本持续下降
记者注意到,华电国际方面在年报中提到,“公司主要业绩驱动因素包括上网电量、上网电价及燃料价格等因素。”
得益于煤炭市场供需关系改善,2024年煤价显著回落。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显示,2024年,动力煤长协合同价格稳中有降,秦皇岛港5500大卡下水动力煤中长期合同价格全年均价701元/吨,同比下跌13元/吨。动力煤现货市场价格波动下行。环渤海港口5500大卡动力煤现货市场全年均价862元/吨,同比下跌118元/吨。
从公司年报来看,2024年,国电电力全年共采购原煤1.88亿吨,其中长协煤总量1.76亿吨,占比94%,入炉标煤量1.12亿吨,入炉标煤单价922.17元/吨,同比下降12.79元/吨,降幅1.37%。华电国际的入炉标煤单价为965.16元/吨。
燃料成本的变化成为影响电力企业盈利的关键变量。2024年,大唐发电电力燃料成本697.35亿元,同比减少5.64%;华电国际燃料成本约为705.67亿元,同比减少6.49%;华能国际境内火电厂售电单位燃料成本为300.31元/兆瓦时,同比下降8.00%。
记者关注到,发电量和上网电量方面,大唐发电、国电电力及华能国际均实现稳定增长。华电国际的发电量和上网电量却出现小幅下滑,发电量和上网电量同比下降约0.52%。电价方面,2024年,上述四家央企平均上网电价429.82元—511.74元/兆瓦时区间,整体呈现下行态势。
具体来看,大唐发电平均上网电价为451.4元/兆瓦时,同比下降约3.22%;国电电力平均上网电价429.82元/兆瓦时,较上年下降7.97元/兆瓦时;华能国际境内各运行电厂平均上网结算电价为494.26元/兆瓦时,同比下降2.85%;华电国际平均上网电价约为511.74元/兆瓦时,同比下降5.24元/兆瓦时。
清洁能源占比提升
2024年,电力企业进一步推进低碳转型,清洁装机占比持续提升。
截至2024年底,大唐发电在役装机容量约79,111.227兆瓦。其中,火电煤机47,174兆瓦,约占59.63%。公司天然气、水电、风电、太阳能等低碳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进一步提升至40.37%,较去年末提升2.62个百分点。
国电电力指出,截至2024年末,公司控股装机容量11170万千瓦,其中火电7462.90 万千瓦,占比66.81%。风电、光伏、水电等非化石能源控股装机合计3707.10万千瓦,占比33.19%。
华能国际截至2024年12月31日,可控发电装机容量145125兆瓦,其中低碳清洁能源装机容量51982兆瓦,占比达到35.82%,同比提升4.58个百分点。相比之下,华电国际燃煤发电装机约占本公司控股装机容量的78.15%,燃气发电、水力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装机约占 21.85%,在清洁能源领域仍有较大提升空间。
关于业绩增长点,大唐发电公司人员向《华夏时报》记者表示,今年是“十四五”末,公司还在持续推进绿色转型发展,其中,包括新增一些新能源项目,老旧煤电机组的升级改造等,他提到,用先进的煤机替代老旧机组,会对整体能耗形成比较好的影响,成本端控制好的话,营收和盈利也会不错。
国电电力公司人员告诉记者,火电确实正从主力电源向托底保供的调节性电源转变,公司会通过“三改联动”将其灵活调节性的功能调动起来,不要只看到电价降了,除了容量电价外,还有一些其他的收入,如调峰调频服务收入,也是利润的一个增长来源。
记者在与企业沟通中获悉,大唐发电“十四五”规划是清洁能源占比提升至50%,国电电力则计划新能源占比达到40%左右。
责任编辑:李未来 主编:张豫宁